作者 梁望惠 2004.09.05
在親子溝通這件事上,我個人還是覺得應該由父母主動伸出手來,搆到子女那邊去。
「溝通」這名詞已經成了現代生活的熱門話題,不但在工作上需要跟老闆、下屬及同仁不斷地溝通,就是在家庭裡,夫妻、親子之間也都需要溝通。有一度,大家很怕談到「代溝」,好像多談會拉長兩代之間的距離,而增加親子間的摩擦。其實,人與人之間有代溝的存在十分自然。而我認為親子之間,有「溝」沒關係,只要能「通」就好。這就是我們中文翻譯巧妙之處,溝通不正是代表:「有溝沒關係,只要能通就好」嗎?但是我們必須先認清楚溝通的障礙是什麼,才能保持暢通管道。
溝的存在
有一次,老二從學校回來,悠哉悠哉地在看報紙,一副不想做功課的樣子。我這做媽媽的當然要負起「監督」的職責,連忙問道:「你今天的功課是什麼?」沒想到他竟得意洋洋地說:「我不知道。」又說:「我不必做功課。」言下之意,頗有自作聰明的味道。我心想,不得了,年紀這麼小就這副吊兒郎當相,將來不知道要變成什麼模樣,於是狠狠的把他訓了一頓,並叫他立刻打電話問同學功課是什麼。孩子看我發脾氣了,就乖乖地去打電話、寫功課,一點也不敢怠慢。第二天清晨出門時,他忽然冒出這樣的一句話:「都是你害我,沒練習寫作文。老師派我參加作文比賽,叫我不必做功課,要練習作文。」我的天!原來他說「不必做功課」是老師吩咐的,我卻「以為」他自作聰明,把他罵了一頓。這就是溝通的第一個障礙,根據「以為」來反應。
──孩子不吃飯,我們以為他不合作,不領父母的情,其實他可能只是不餓。
──孩子動作慢,我們說他磨菇,故意搗蛋,那裡知道孩子的動作本來就比大人慢許多。
──孩子不說話,我們以為他同意了,他很有可能正在思索如何回答,或者正在默默抗議呢!
──孩子頂嘴,我們以為他目無尊長,其實他可能只是心情不好,想發洩一下。
同樣的,孩子也會誤會父母的意思,而有強烈的情緒反應:
──父母太忙,孩子以為「爸媽不愛我」,「他們都不關心我。」
──父母的責罵,孩子以為「爸媽討厭我」。
──父母多關心弟弟一點,孩子以為「爸媽偏心」。
──父母意見不合,孩子以為「爸媽就要離婚了」。……
像這樣,「以為」怎樣,就立刻反應,到最後,連那起初引發我們反應的行為是什麼都忘光了,帶來的創傷卻久久難以忘懷。為什麼不在「立刻反應」之前先確定一下自己所「以為」的是否正確?如此,親子雙方都可省去不必要的誤會和傷害,何樂而不為?
親子之間還有一項特色,使溝通倍增困難,那就是父母殷殷的期望所造成的壓力。
有位女孩告訴我,她爸媽從未要求他考上怎樣的學校,但是她內心卻非常明白父母的希望,她也一直朝那個目標努力。這是親子之間相當微妙的一種關係:兒女多半願意順著父母的期望去做,即使父母未明白表示,卻已內化在兒女心中。如果這個期望超過孩子的能力、性向所能負擔,孩子就要不斷地面臨挫折感,永遠無法取得父母的歡心。有一位在鄉下開業的父親對他兒子們說:「你們有不必回家繼承父業的自由,但我也有失望的自由。」於是這些決定外出闖天下的孩子們,都背負著父親的失望而去。有人說,親情是切不斷的,在這濃密的親情背後,實在是暗藏了阻礙溝通的礁石。於是小至做功課、看電視,大至選科系、交朋友,無時無刻不會浮現出來,引發大大小小的摩擦。
面對這些溝通的障礙我們要如何處理呢?或許有人以為不需要做任何努力,只要順其自然,有一天孩子長大了,有了自己的孩子,他就會明白做父母的苦心了。我不贊成這種看法。溝通是需要費點心思的,即使是自家人,也不例外。而且搭築兩代之間的橋樑,應該由父母這邊做起。畢竟父母的經驗比較豐富,在家裡的權力也比較大,親子溝通從父母這邊做起,自然容易多了。
搭橋
做父母的,如果能夠注意以下幾點,和子女的溝通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:
△認識孩子的改變:
當我們遇見十多年不見的老友,最中聽的一句話是:「你還是老樣子,沒改變。」是的,十多年對父母來說,改變不大,因為我們成長的速度已經緩慢下來﹔但是對孩子來說,情況就大不相同,只要幾個月不見,朋友就會說:「哇,又長高了!」孩子不但外表在變,內心也在改變,所以父母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式來對待他們。
△接納孩子的特性:
父母都很清楚,沒有兩個孩子長得完全一樣或是個性相同,但是我們卻常忘記孩子有他特殊的地方,而希望老大像老二一樣隨和,老二像老大一樣聰明。只有當我們真正接納孩子的特性,不拿他跟任何人相比時,我們跟孩子的溝通才能順遂。
△以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的精神來跟孩子交往:
孩子的行為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解釋,我們如果認定孩子的行為意思是怎樣,然後根據這樣的「認定」一成不變來作反應,就很容易變成一個主觀的、難以溝通的父母。相反的,如果能把自己的認定看成僅僅是一種假設,再從孩子身上小心求證我們的認定正確與否﹔當假設錯誤時願意修正,這樣自然可以減少對孩子行為錯誤的解釋﹔而我們也就是有彈性、容易相處的父母了。
△處理自己的情緒:
情緒人人皆有,處理的方式各人不一樣。孩子在身邊,最容易成為我們的出氣筒。做父母的要學會先處理自己的情緒,再來面對孩子。情緒當頭,絕對不是一個溝通的好時刻,等心平氣和再溝通,比較妥當。
△放手讓孩子去:
俗云「兒孫自有而孫福」,做父母的要學習像放風箏一樣,放手讓孩子去闖。孩子跌倒了自會爬起來,這一條路走不通,自會換另外一條。以這樣開闊的心胸來面對孩子,即使對孩子有期望,也不至於形成沈重的負荷。
溝通的技巧
如果說上面所提的原則是為親子之間所搭的橋奠基,那麼我們還需要一些具體的溝通技巧來做橋面。如此,親子之間的溝通才能暢通無阻。
1. 客觀地描述孩子行為,不加任何批判:
比較下面所列左右兩句評語,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,那些是客觀地描述孩子的行為,那些是帶有主觀判斷的色彩。
「你的臉很髒。」-「你是一個髒孩子。」
「你的字寫得不工整。」-「你根本不用心寫字。」
「你不想做功課。」-「你存心偷懶。」
「你這題算錯了。」-「連這題也算錯,真笨!」
一個人被評斷時,最自然的反應是防衛:「你才髒!」「我不笨,你才笨。」孩子如果不會產生這一類的反應,他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,失去志氣,甚至自暴自棄。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,不要隨便評斷孩子的行為。只要客觀地加以描述,孩子自然會加以調整、改進。
2. 用「我……」做開頭來描述自己的情緒,而不用「你……」來挑剔對方:
有一個媽媽,有要事想出門,她把孩子安排在孩子外婆家。孩子穿鞋時好奇地問:「媽媽,你要去哪裡呀?」做母親的一方面心急,一方面心煩,就回答說:「你管我那麼多幹嘛?每次我出門你都要管……」其實她很可以說:「我現在趕時間不能詳細告訴你。」或說:「我不喜歡你問東問西的。」而不必責怪孩子。這樣就不會讓孩子感到自討沒趣,不想跟媽媽說話了。
3. 用問答的方式來清楚孩子的用意:
「你的意思是這樣嗎?」「你是希望我買這玩具給你嗎?」「你很不想練琴,是嗎?」你累了,需要休息,對不對?」先弄清楚孩子的意思,再來反應,也不遲呀!
4. 完整地表達自己:
有一位父親,對孩子說:「水桶在那邊!」意思是要叫孩子拿過來。但是他沒把下面那句話說出來。孩子還楞在那邊不知要做什麼時,父親的斥喝馬上來臨:「還不快給我拿過來!」這位父親並未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,卻責怪孩子沒有聽懂。他認為孩子應該明白他的意思,這是父親的無心之過。我們若不注意,也常會犯這樣的毛病。其實只要多加一句話,就能把意思說清楚。完整地表達自己,是我們需要學習的。
寫到這裡,我們真是覺得父母難為。有人曾說,父母難為,便希望子女多多體諒父母。的確,子女應該多多體諒父母,但是在親子溝通這件事上,我個人還是覺得應該由父母主動伸出手來,搆到子女那邊去。我們的主耶穌就曾這樣,虛己取了奴僕的樣式,成為人的樣式,來到人間。我們也應該學習主的榜樣,採用孩子能懂的方式,來和孩子溝通。父母有這樣的心,加上技巧的磨練,就不怕親子無法溝通了。